作为全球云母绝缘材料领域的龙头企业之一,平安电工在 2024 年上半年展现出强劲的发展态势,业绩继续稳定增长。其中,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4.91 亿元,同比增长 14.0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 1.04 亿元,同比增长 25.3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非净利润达 9813.24 万元,同比增长 22.81%。
分产品看,云母绝缘材料收入2.97亿元,继续保持良好势头;玻纤布收入5841.49万元,同比增长10.62%;新能源绝缘材料收入1.33亿元,同比增长204.09%。值得一提的是,公司新能源绝缘材料去年全年收入为 1.21 亿元,而今年上半年收入已超去年全年,增长态势十分亮眼,未来有望成为公司持续成长的主要动力。
平安电工长期深耕云母绝缘材料领域,凭借不断的技术创新和产业链布局,已经形成显著的竞争优势。同时,技术优势和产业链一体化优势也有利于公司降本增效,进一步实现高质量发展。
新能源车市场高增长
政策助力 销量攀升势如破竹
平安电工的新能源绝缘材料主要包括应用于动力电池模组及储能系统的云母盖板、云母隔板、云母监控板和复合云母带等,可实现防止电池模组热扩散、模块间绝缘隔热、电芯温度监控、电芯绝缘隔热等功能。应用领域主要包括新能源车、动力电池系统、储能系统等。
2024年上半年,平安电工积极开拓新能源业务,与行业知名新能源汽车主机厂、动力电池系统、储能系统、光伏产品客户等取得了深入合作,销售额增长两倍多。根据这些下游应用领域的发展前景和公司新能源业务产能布局来看,平安电工后续发展潜力巨大,业绩将有持续亮眼表现。
新能源车方面, 根据乘联会数据,2024年1-7月,我国新能源乘用车零售498.8万辆,同比增长33.7%。7月,国内新能源车零售销量达到87.8万辆,同比增长36.9%。当月,国内新能源车零售渗透率首次突破50%,达51.1%,正式超过燃油乘用车销售占比。如此高增速的原因则是国家“以旧换新”的乘用车报废更新政策逐步见效、各地相应政策措施出台与跟进,政策推动下的消费潜力释放效果很好。
2024年4月,财政部、商务部等7部门联合关于印发《汽车以旧换新补贴实施细则》对购买符合标准的新能源乘用车或2.0升及以下排量燃油乘用车,给予一次性定额补贴。7月,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印发《关于加力支持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的若干措施》提高新能源乘用车报废更新补贴标准至2万元,进一步推进乘用车销量攀升。上述政策接下来还将持续发力,继续推升我国新能源车的销量。
动力电池方面,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数据显示,1~7月,我国动力电池累计装车量244.9GWh,累计同比增长32.8%,与新能源乘用车零售增速33.7%基本相当。在新能源整车销量持续增长的带动下,动力电池也将保持较高增速。
储能方面,根据CNESA DataLink全球储能数据库的不完全统计,2024上半年新型储能新增投运装机规模13.67GW/33.41GWh,功率规模和能量规模同比均增长71%。下半年将继续保持快速增长态势,预计2024年全年新增装机30-41GW。
下游应用领域渗透率的提升也将带来对新能源绝缘材料的巨大需求。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研究,预计 2023 年到 2027 年全球新能源汽车云母材料市场年均复合增长率为 37.60%,预计 2027 年全球新能源汽车云母材料市场规模约为 104.40 亿元;预计 2023 年到 2027 年全球储能云母材料市场年均复合增长率将为 64.40%。
平安电工新能源业务产能正处于快速扩张期,接下来产能有望快速释放,大幅增厚业绩。半年报显示,上半年公司新能源业务增长主要受益于公司通城生产基地新能源车间的建成投产,公司产能得到大幅提升。而截至2024年6月30日,通城项目进度为25%,产能还有较大提升空间。后续随着相关产能建成投产,公司业绩也将再上一个台阶。
另外,公司新能源绝缘材料还有湖北晟特新能源及新材料项目、武汉生产基地和平安马来生产基地,前两个项目上半年进度分别为65%、20%,产能释放均有很大的空间。随着相关产能的陆续投产,公司交付能力将得到更大提升,有望促进业绩的持续稳定增长。
技术创新 驱动未来
平安电工的产业链升级新动力
2024年上半年,公司持续推进产业链布局,充分发挥产业链优势。首先,产业链一体化有利于公司统筹产业链上下游设备的关联性和工艺的匹配性,实现生产效率提升;其次,公司加大中间产品和副产品的循环利用,提高了上游产品供应的产能和利用率,经济效益大幅提升;第三,公司通过能源转型改造,充分利用绿电、清洁能源实现节能减排,降本增效成果显著。
另外,技术创新进一步激发了公司产业链一体化优势。今年上半年平安电工研发投入达 2397.08 万元,同比增长39.65%。
公司坚持以技术创新、产品迭代驱动公司发展。研发的涂层云母带、陶瓷云母带、新能源复合材料、芳纶纤维云母纸、高导热云母纸等新产品实现规模化销售,高附加值产品收入大幅增长。随着新产品销售放量,公司业绩将进一步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