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聚高新技术企业超3300家昆山“创新浓度”持续加载

时间:2025-11-18 12:11:53 来源:新华网阅读量:10706

向上的昆山,用创新涵养城市,一批批高新技术企业在此成长起来。目前,昆山集聚高新技术企业超3300家,居全国同类城市首位。昆山通过高企扩容提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释放向“新”动力。

上个月,协鑫光电GW级钙钛矿产线首片1150times;2400mm全尺寸组件正式亮相。标志着中国钙钛矿产业实现了从“技术前瞻”到“规模落地”的关键跨越。

做创新“主角”,昆山企业当仁不让。华辰精密研制出国际首台高速磨削轧辊磨床;中信博推出全球首创无线多点平行驱动跟踪系统;峰飞航空交付全球首架获颁适航“三证”的吨级以上电动垂直起降航空器……众多企业闪耀于世界创新舞台。

全力支持企业做创新的主角。昆山通过政产学研协同发力,攻坚“卡脖子”,锻造“撒手锏”。在企业培育上,昆山积极构建“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瞪羚企业—‘专精特新’企业—独角兽企业—科创板上市企业”全周期培育链条,通过分类建库、梯次激励,让不同发展阶段的企业都能获得政策支持。

如今,昆山高新技术企业已突破3300家,“专精特新”企业超1000家,累计实施祖冲之攻关项目692项,组建创新联合体90家,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占比高达61%。数字背后,是昆山日益澎湃的创新动能。

跳出“县域”,方能拥抱世界。面对科技创新,昆山坚持以开放合作支撑高水平自立自强,着力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开放创新环境。

县域之城,却怀揣全球创新“朋友圈”。3月14日是国际圆周率日,也是昆山“祖冲之纪念日”。昆山面向全球发布祖冲之攻关计划“揭榜挂帅”需求榜单,涉及120项需求,金额高达15.5亿元。这些来自企业一线的问题,涵盖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等主导产业,也延伸至新能源、新材料等新兴与未来产业。

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昆山以创新平台体系为依托,将触角伸向更远。深时数字地球国际大科学计划总部、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公共算力开放创新平台等一批重大载体相继落户,177家科创孵化载体、264万平方米有效孵化面积,共同构筑起强大的创新支撑网络。

在清陶能源,固态电池已成功装备于上汽多款“明星”车型。这家2016年落户昆山的企业,如今已成长为估值超240亿元的全球“独角兽”。其快速成长的秘诀何在?

“昆山最高人才政策‘头雁人才’的全方位支持,让我们把‘不可能’变成了‘现实’。”清陶能源董事长冯玉川道出了关键。政策的强力支持与创新资源的“托举”,正是科创企业能够快速发展的关键。

如今,一批如清陶能源般的科创企业正不断涌现。它们凭借突出的技术创新优势,在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步履稳健,底气十足。目前,昆山已引进高层次人才5.82万人,人才资源总量达56.5万人,90万青年在此创新创业。

人才与城市的相遇,是一场双向奔赴。昆山已连续三年获评“中国最佳引才城市”,这绝非偶然。凭借一项项精准政策、一条条务实举措,昆山向所有人证明:时代在变,但其坚守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的理念,始终如一,历久弥新。

声明:以上内容为本网站转自其它媒体,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企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投资有风险,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