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电子信息工程学院“新农引路,渔旅同行,共筑海韵之梦”乡村振兴实践团前往江苏省东台市弶港镇巴斗村、八里村开展社会实践活动,针对乡村生态环境、新农业发展、传统渔业以及旅游业发展等方面进行实践调研,开展主题宣讲、走访调研、墙画绘制、海洋垃圾清理等活动,引导广大交院青年用实践感知社会,把青春献给祖国,为实现渔村美、渔业强、渔民富的美好愿景贡献自己的青春和力量。
实施“培根”行动,以“生态立村”为关键点,聚焦海洋治理,改善生态环境。实践团前往东台黄海森林公园和条子泥湿地,探索乡村生态环境保护现状。实践团通过走访发现,近年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已深入人心。为扎实推动海洋生态环境改善、湿地保护修复等各项工作的开展,实践团为村民开展以“保护海洋环境”为主题的知识讲座,旨在让村民了解海洋生态的脆弱和海洋保护的迫切性,加深了村民对海洋保护的认识和参与意识。
实施“笃行”行动,以“旅游兴村”为发力点,探寻历史根基,领略“非遗”魅力。实践团成员踏入潮水退去的条子泥滩涂,对拥有数百年传承历史的非遗黄泥螺展开探寻。实践团还现场观摩了黄泥螺的制作流程,通过仔细观察和学习,深切地体会到劳动的艰辛以及非遗技艺的珍贵。他们为黄泥螺精心设计了一个卡通形象,并将其命名为“黄螺悠悠”,同时还围绕这个卡通形象打造了一系列文创产品,其目的在于把文创产品与非遗有机融合,为当地文旅事业的发展添砖加瓦。
在当地,伴随着渔民们的辛勤劳作,渔歌号子得以流传至今。实践团对渔歌号子的传承人——陆加友进行了采访,进而知晓了渔歌号子的悠久历史与独特魅力。陆加友采用现场演示以及互动教学的形式,为实践团讲解渔歌号子的唱法与技巧。实践团在学唱中既体会到渔歌号子的独特内涵,又感受到了文化传承生生不息的魅力。
实施“弘志”行动,以“渔业强村”为落脚点,做深渔旅文化,打造渔村特色。为深入探索农渔旅融合对乡村振兴的影响,实践团通过乡村典型代表专访、发放调查问卷、村民座谈交流的形式调研巴斗村的渔旅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为增加当地旅游的人气和知名度,实践团指导村民以民宿入驻网络平台的形式扩大知名度;画卷展乡野,色彩染渔村,通过以墙为画卷,一勾一点、一笔一画勾勒出以渔文化为主题的墙绘,成为巴斗村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活动尾声,南京交院电子信息工程学院与弶港镇巴斗社区签订了党建共建协议书,举行了“大学生志愿服务基地”授牌仪式,双方今后将在人才培养、社会实践、农旅渔旅等方面开展深入交流与合作,搭建校社党建工作融合的新桥梁,为党建引领乡村振兴注入新的活力。